Skip to main content
首页 > 头条汇频道 > 热点 »正文

熊孩子教育冯小明:什么样的妈妈才是好妈妈?

热点 来源: yang 2018-05-28 15:55:21 查看评论 加入收藏

   母亲的定位与功能:

  母(母亲)子(孩子)关系无论是在家庭教育还是心理咨询领域,都是一个反复被提及的问题。越来越多的实证研究以及临床案例表明:早期母婴关系互动的好坏,足以影响孩子的一生——这将母亲推向一个至关重要的地位:命运的制造者。

  如果非要将父母在家庭教育当中的角色给予定位,父亲,是成功的引领者,他帮助孩子拥有力量,学会竞争,然后走向成功;

  而母亲,命运的制造者,她的任务是通过良好的母子互动,让孩子不产生重大的心身疾病。

  显然,这是一个接力的过程,在孩子早期的经历当中,母婴属于二元关系,母亲扮演属于母亲的角色,让孩子拥有健康的人格,然后父亲在一定时间之后介入到家庭教育当中,形成父—子—母三角关系,通过爱和认同,引领孩子走向成功。

  那么,作为一名母亲,需要拥有哪些功能,才能帮助孩子拥有健康的人格呢?

  

  抱持(Holding)作为母亲,从身体上用臂膀抱住孩子,更包括从心理上抱住孩子,给予孩子温暖、安全、支持性的陪伴。只有被充分抱持的孩子,才能发展出整合经验的能力,以及一种“我存在”的感觉。母亲是否拥有抱持功能,是孩子健康发展至关重要的因素。正如米尔顿·艾瑞克森所说:“孩子在母亲欣赏自己的喜悦眼神中看到了自己。”母亲给予孩子足够的抱持,以及欣赏、喜悦的凝视,孩子会产生“当我看到我被凝视,我就存在”,从而开始丰富自己的感受,建构对于自身的认识。

  反之,如果母亲太忙,或者母亲自身情绪低落,无法抱持孩子,回应孩子,这会带来孩子人格塑造的失败,或者说孩子感受不到自身的存在,而对世界缺乏基本的信任以及基本的安全感。

  

  容器(Container)母亲作为一个“容器”,去承受和接纳孩子自身无法处理的原始冲动和焦虑,并通过母亲的自身能力,将这些孩子无法处理的情绪进行转换处理,再返还给孩子。这是母亲作为“容器”的功能。

  在家庭教育与心理咨询领域,经常把孩子无法处理的原始冲动和焦虑比喻成“烫手的山芋”,孩子会将这烫手的山芋扔给母亲,有些母亲选择直接吞下,有些母亲选择直接扔回给孩子,而拥有“容器”功能的母亲,会选择将山芋吹冷,再返回给孩子。

  比如一个孩子,回家之后告诉母亲,今天在学校和一个同学打架,原因是老是被这个同学欺负,受不了了,如果这个母亲赞同孩子的做法,甚至表示愿意帮孩子一起给同学以回击,那么这是一个将烫手山芋直接吞下的母亲;

  如果这个母亲给予孩子的回馈是“别人老欺负,肯定是你也有错,别人才惹你的,不然为什么没有惹别人”,那么这是一位将烫手的山芋直接扔回给孩子的母亲,现实当中,我们有很多母亲,选择的是这样的方法处理问题;

  如果这个母亲,选择的是聚焦孩子的情绪,“一定是他的行为让你觉得太委屈了”,这样的回馈是在帮助孩子对于自己未知的情绪命名——“原来这种情绪叫委屈”——命名就为孩子学会处理此种情绪提供了契机,然后母亲再通过自身经验的分享,自己遇见委屈的事情会怎么样处理,这是为孩子提供解决问题的方法,“妈妈是这样解决的,那我也可以这样解决”,这些所有的动作,就是将烫手的山芋吹冷,让孩子可以处理,这也是母亲的“容器”功能。

  

  足够好的母亲(good enough mother)“足够好的母亲”是温尼科特通过其大量的临床经验发明的词汇。

  熊孩子教育首席咨询师冯小明认为对于“足够好的妈妈”的理解,需要从两方面加以把握。

  1. 从单个事件处理上理解:如果一个孩子遇见危险或者挫折时,怎么呼唤,都无法引起母亲的反馈和回应,这样的妈妈,我们称为“坏妈妈”;

  如果一个孩子,可能在下一秒遇见危险或者挫折,母亲并不希望孩子遇见危险和挫折,而帮孩子避免这种情况的发生,这样的妈妈,我们称为“完美主义的妈妈”。

  显然,“坏妈妈”并没有对于孩子的呼唤给予回应,这是不可取的,而“完美主义的妈妈”因为过强的控制欲减少了孩子面对危机和挫折的机会,这对孩子的健康成长来说,其实并不是理想的状态,因为一个没有经历危机和挫折的人格,实际上是弱不禁风的,孩子失去的,是自我成长的空间。

  而“足够好的妈妈”应该位于“坏妈妈”和“完美主义的妈妈”之间,当孩子面对危机和挫折时,给予一定时间让自己解决,然后再出现,帮助孩子远离或者处理危机和挫折,避免危机和挫折上升为创伤。从这个意义上,或许按照曾奇峰老师所说的更为合适:“足够好的妈妈”实际是“刚刚好的妈妈”。

  2. 从孩子成长的时间轴上理解:“足够好的妈妈”在孩子的能力还非常薄弱的时候,给予完全的抱持、接纳,能够完全适应孩子的需求,而更重要的是,当孩子的能力慢慢变强的时候,她可以接受孩子逐渐“抛弃”她、“远离”她的情况,可以顺应孩子能力的增强,而减少对于孩子的控制。

  现实当中,成为一个“足够好的妈妈”最困难的就是当孩子的能力变强之后,母亲难以接受孩子“抛弃”自己、“远离”自己,而很多孩子出于对母亲“忠诚”,选择不成长,选择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,来达成与母亲的“潜意识的合谋”——很多精神分裂症的孩子,心理动力学的分析就是为了满足母亲或者家庭的愿望,试想一下,还有什么比精神分裂症更离不开母亲的照顾呢?

  其实这是最让人伤感的地方,作为母亲,给予孩子点点滴滴的伤害,在潜意识的最深处,却恰恰是因为浓烈的爱。也正因为如此,华人家庭治疗大师李维榕老师说过这样的话:“如果我们的母亲,自私一点,爱自己多一点,爱孩子少一点,我们很多孩子的问题都会消失。”这恰恰也是在另一个层面上述说,作为一名“足够好的妈妈”,需要在孩子已经有能力的时候,选择放手,选择示弱、选择减少控制,这个有能力的时候,其实就是孩子的青春期。

  可能对我们的母亲有些残忍,不过事实就是如此,一位“足够好的妈妈”,更重要的是能处理因为孩子的“抛弃”和“分离”带来的痛苦,能随着孩子的成长,减少对孩子的适应和控制,这样,我们的孩子才能成长。

广告06

微信